免费的网址日韩一三区,亚洲日本一线产区二线区,欧美老熟妇又粗又大,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v茄子视频v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专区,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2020年漯河市政府工作報告
發布日期:2020-05-13 11:06
來源:漯河市人民政府
字體大小:【 打印

——2020512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次會議上

漯河市人民政府市長  劉尚進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深入落實新時代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進“四城同建”,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經濟增長穩中提質

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完成。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狠抓“六穩”工作落實,穩的基礎不斷鞏固,進的態勢不斷延續,主要指標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全年生產總值增長7.5%,高于全省0.5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高于全省0.6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4%,高于全省3.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高于全省0.4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5.9億元,增長8.5%,高于全省1.2個百分點;稅占比達76.4%,高于全省6.1個百分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高于全省0.2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8%

著力擴投資促消費穩增長。堅持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增長、調結構的主抓手,加強項目謀劃,完善前期手續,定期組織項目集中開工。推動重點項目庫、“三大改造”項目庫、百城建設提質項目庫、招商引資履約項目庫與統計數據庫“五庫聯通”,全年新入庫投資項目279個,總量達537個。發揮周例會協調督辦作用,促進審批加速,著力破解土地、征遷、資金等制約。民間投資增長18.1%,高于全省11.4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增長19.3%、高于全省10.3個百分點。落實促進消費的各項政策,改善消費環境,提高物流配送能力,做好豬肉保供穩價等工作,文化旅游、養老育幼、體育健康等消費快速增長。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20.6%,高于全省18.5個百分點。

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減稅降費14.4億元,其中地方級稅收減收6.2億元。對困難企業發放“援企穩崗”補貼4656萬元,惠及251家企業。加強實體經濟要素保障,千方百計保障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用地需求,批復供地率80%以上。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首次突破100億元,新增存貸比達到133.4%。切實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和用電調度,完成電力基礎設施投資6.2億元,工業用電量增速高于全省7.3個百分點。全年新增“四上”企業213家。

(二)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持續做優二產。堅持工業立市不動搖,著力推動工業轉型提質發展。不斷鞏固和擴大食品產業優勢,打造完善豐滿的產業生態,將“三鏈同構”細化為47條工作部署,逐項臺賬式推進;全年食品產業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60個、新開工85個、新招引36個,實施“三大改造”項目85個;規上食品工業增加值增長7%、利潤增長20.2%。著力推動鹽化工產業鏈填平補齊和優勢放大,鹽化工產業增加值增長56.5%。大力培育和引進裝備制造、裝配式建筑、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新興產業加速積聚。新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5家,累計達到72家;新認定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6家,累計達到120家;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4.9%,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5.7%。建筑業總產值增長19.1%,高于全省7.3個百分點。

持續做大三產。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到45%、比第四次經濟普查前提高13.9個百分點,服務業市場主體增長164.9%,服務業稅收增長11%。現代物流集聚發展,“三通一達”、順豐、德邦、郵政等26個物流項目順利實施,國家A級物流企業達到21家。與食品產業高度關聯的冷鏈物流快速發展,雙匯物流、大象物流等6家企業進入中國冷鏈物流百強。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0億元、增長32.8%,網絡零售交易額135.2億元、增長51.6%中國(漯河)電子商務產業園被評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全市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920萬件、增長76.3%,中轉量9.9億件、增長42%,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前列,我市成為全省唯一的中國快遞示范城市

持續做強一產。新開工建設高標準農田11萬畝。糧食總產達187.4萬噸、增長3.2%、增幅居全省第1,夏糧單產505公斤、居全省第2,糧食安全市縣長責任制考核居全省第2。優質小麥、優質大豆、優質花生種植面積持續擴大。臨潁縣辣椒產業園成功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圓滿完成全年耕地保護任務。生豬生產恢復態勢良好,畜禽養殖效益穩居全省前列。成功創建全省平安農機示范市。圓滿承辦全國糧交會暨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現場會、全省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工作推進會,我市成為全國唯一的“全國主食產業化工程示范市”。

(三)發展后勁快速蓄積

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實施5411”投資促進計劃,聚焦工業、服務業、城鎮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保等五大領域,統籌推進416個建設項目,全年完成投資1103.4億元,其中26個省定、120個市定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172.6億元、495億元,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宏途休閑食品產業園、衛龍食品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見效。利通液壓復合軟管智慧工廠、建泰科技等60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華西希望、嘉吉預混料、食品文化小鎮、鹽文化小鎮等105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簽約落地。龍江路上跨京廣鐵路立交橋、白云山路沙河橋改造等11項交通公路工程順利推進,許信高速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周漯平高速項目納入省“十四五”高速公路建設規劃。漯河港正式開港運營。“四水同治”十大工程順利推進,澧河飲用水源地取水口上移工程試通水。

壯大骨干企業群體。突出“小升規”、“十百千”億級企業培育工程、重點企業倍增工程、“三大改造”、專業園區建設、產業“樹狀圖”招商等六大抓手,著力培育優勢企業、擴大產業規模。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3家,累計達到567家。納入“十百千”億級企業培育工程的102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20億元、增長15.8%。啟動實施4家市本級企業、25家縣區企業的五年倍增工程,29家倍增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6.2%,其中,雙匯營業收入凈增100億元,總部基地、數字化雙匯、生產線改造升級、匯融通金融管理等雙匯倍增工程系列項目全面推進;際華3515智能化生產線建成投用;煙廠易地技改項目進場施工;平平、煙廠、金大地營業收入突破50億元。實施“三大改造”項目330個、完成投資239億元。63個項目入選全省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庫,平平食品等5家企業的生產車間被評為全省智能車間,金大地成為全省智能工廠,雙匯成為全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中大生物、際華3515、太古可口可樂等3家企業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臨潁縣產業集聚區被評為省級綠色園區。

提升發展載體能力。實施產業集聚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三年行動,經開區在全省29家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評中位列第2,東城產業集聚區、經開區分別晉升二星級和三星級。著力打造產業集聚區內的“精品店”“高端店”,首批規劃建設的食品智能裝備、液壓科技、電力裝備、生物醫藥、裝配式建筑、檢驗檢測等專業園區加快推進。持續實施服務業“兩區”提質升級專項行動,全市6家服務業“兩區”全部達到星級以上,其中臨潁、郾城特色商業區晉升為二星級。

(四)城鄉建設統籌推進

提升中心城區建管水平。堅持以文明城市創建為統領,統籌百城建設提質和“城市雙修”,努力做到硬件建設與軟件提升、基礎設施與配套提升、功能完善與品質提升并舉。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3.9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頒布實施《漯河市城鄉規劃條例》,全面啟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城市雙修”總體規劃、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和綠地系統、慢行系統等20余項專項規劃編制。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中心城區299個百城建設提質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52億元。新建改造淮河路、湘江東路等市區道路31條,打通交通北路、五一路等斷頭路15條,白云山路沙河橋、西環沙河橋等15座橋梁工程加快施工。新建改造街頭游園17個,綠化提升主次干道14條,完成金山路等6個道路路口渠化改造。新建雨污分流管網145公里。新增供熱面積140萬平方米。沙澧河一期提升工程和五老臺“兩湖”改造完工,沙澧河大二期下游示范區段建成開園、上游沙河高鐵以東段基本完工,沙澧連通工程新河道節制閘、丹江路大橋快速推進。西城區高鐵以東環城水系建成通水。全市上下高度關注的幸福渠(城區段)生態水系工程,通過周例會不間斷協調和廣大建設者的晝夜奮戰,克服了征遷、建設、資金等一個又一個難題,僅用10個月就完成了交通路以西段的工程建設。按照創文標準,整治提升老舊小區500個、背街小巷195條,對祁山路等3條道路開展門頭整治試點。出臺垃圾分類、渣土清運、規范停車秩序等一系列管理辦法,強化網格化精細管理,市區道路機掃率95%以上,垃圾分類試點覆蓋3.5萬戶。城市建成區污水處理率97%以上,污泥無害化處置率100%。成功創建河南省節水型城市。

促進縣城擴容提質統籌宜居宜業、地上地下、硬件軟件、新城舊城,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提升城區停車位、公交出行、集貿市場等公共設施,兩個縣城的品質和承載力不斷提升。臨潁縣通過省級文明城市驗收、省級衛生城市復核,潁川西路等一批標志性交通工程建成通車,城區環線道路、智慧體育公園等35個百城建設提質項目建成投用,黃龍濕地公園成為首批省級濕地公園。舞陽縣通過省級衛生城市復核,南外環等一批城市道路順利實施,高速連接線擴寬改造項目全線啟動,水系、景觀工程和環城、環企林帶建設扎實推進,新增城區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級財政共計投入8.2億元推進鄉村振興。全市流轉土地147.5萬畝,占家庭承包經營面積的60.5%。新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13個。雪健實業等4個優質小麥產業化聯合體掛牌運營,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6個,總數達20個、居全省第3。建成美麗鄉村22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1035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實現清零、497個行政村實現消薄。新建農村公路146公里,臨潁縣、召陵區、郾城區成功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實現縣區全覆蓋。改造農村危房1342戶、農村戶廁8.88萬戶。新解決7.9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積極推進森林漯河建設,完成造林9.6萬畝,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按時完成大棚房整治、違建別墅清查整治、高鐵沿線安全隱患綜合整治工作。

(五)三大攻堅戰縱深展開

全力推進精準脫貧。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統籌推進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各級政策落實,切實做到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全市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8億元,支出進度高于省下達目標3.8個百分點。在鞏固已有脫貧成果基礎上,新脫貧4537人,剩余8個貧困村全部達標退出,貧困人口發生率由0.91%下降至0.59%

持續強化污染防治。全面開展散亂污企業、散煤、散塵治理,嚴格落實控塵、控煤、控車、控油、控排、控燒措施,整改完成中央、省環保督察交辦事項327個,整治取締“散亂污”企業398家,完成“雙替代”供暖改造30608戶,城市環境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站和35座網格化微型空氣自動站建成投用,農機作業揚塵防控做法在全省推廣。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居全省第6、第8、第8。環境空氣質量六項因子除臭氧外全面改善,均居歷史最好水平。加快推進21個污水處理廠新建及提標改造工程。全面落實河長制,澧河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持續保持100%,地下水取水合格率100%7條國省控河流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Ш類,提前一年完成省定試點城市目標,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全省第1。完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全面推進耕地和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兩個100%”,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務,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我市獲評省“十三五”中期生態文明建設優秀等級。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持底線思維,逐項化解,有序“拆彈”,分類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成功應對包商銀行總行被托管事件對我市的影響。非法集資案件立案數量、涉案金額和人員均居全省低位。政府隱性債務增量守住了一分錢不增加的底線,存量債務化解近50%。幫助43家企業完善了不動產登記手續,又有9000多戶“問題樓盤”居民拿到盼望已久的不動產登記證。嚴格落實“五控一隔離”措施,非洲豬瘟保持“零疫情”。扎實開展“防風險、除隱患、保平安、迎大慶”行動,持續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全年累計排查整改消除安全隱患2萬余處,實現了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大事故起數和重特大事故“三下降、一杜絕”。

(六)新舊動能加快轉化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新取消調整行政職權371項;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實施“證照分離”;企業注冊登記實現“一次不用跑、一分錢不用掏、三天全辦好”;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壓縮至88個工作日以內;不動產登記實現線上全流程辦理,我市被確定為全省不動產登記全省通辦改革唯一試點、全國不動產登記共享相關部門信息十大試點之一;在全省率先建立中介服務超市,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中,我市躍居全國第29、持續保持全省第1。全年新增市場主體20.3萬戶、總量達36.8萬戶,分別增長156.7%108%,均居全省第1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榮獲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機構”。2018年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排序中,我市居全省第5在《河南省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2019)》中,我市城市治理、經濟、環境質量分別居全省第7、第5、第1。加快土地利用綜合改革,不斷完善土地儲備“五統一”機制,收儲土地5919畝、補充耕地2.5萬畝、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1.1萬畝,與上年相比均實現翻番,土地收入實現良性增長。著力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超額完成省定目標。省定“僵尸企業”處置、鹽業體制改革、公交國有化改革等順利完成。城投集團、發投集團掛牌運行。漯河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城市公立醫院、農信社、市廣播電視臺改革工作有序推進。

持續擴大開放。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29個、投資總額528.6億元,超10億元項目29個,產業鏈招商經驗全省推廣,專業園區招商實現新突破。實際利用外資9.8億美元、增長4.3 %。進出口總值65億元、增長3.9%、高于全省0.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9.4億元、增長3.5%。成功舉辦第十七屆食博會,貿易采購額突破400億元。漯河海關掛牌運行。保稅物流中心(B型)申建已獲省政府同意上報海關總署。

強力推進創新。爭取省級以上科技專項資金2947萬元,發放市級科技獎勵專項資金1450萬元,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2.6%、居全省第3。漯河食品研究院入選河南新型研發機構,實現了我市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零突破”。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68家;新批復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新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漯河受理窗口實現擴權。新注冊商標5873件、增長78%,萬人擁有量躍居全省第3。漯河農業科技園區通過科技部驗收。臨潁、舞陽成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發布全國首個調味面制品團體標準,并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公告實施。中大生物、親親食品主導行業標準制定,填補了植物提取、運動保健食品監管領域空白。新增“綠色食品”認證10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個。漯河國家肉制品質檢中心成為2019年度十大“質量之光”卓越技術機構之一。177家企業在中原股交所集中掛牌。引進碩士以上人才184人。引進固高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等一批有影響力的智力項目。

(七)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省定1016項、市定1038項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全市財政民生支出151.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6%。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371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0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均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累計籌措33.9億元支持基礎養老金按新標準及時足額發放。為全市6.65萬名80歲以上老人發放高齡津貼。城鄉困難群眾生活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優撫對象補助全面落實。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惠及困難群眾4.5萬人次。新建兒童之家325個。新分配公租房2058套。新開工棚改安置房3342套、竣工4118套。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統籌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掀起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學校建設高潮,總投資30億元的20所中小學新建工程全部開工,其中5所已建成投用、新增學位11730個。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8所,新增學位3510個。普通高中教育持續走強,漯河高中穩居全省前列。漯河技師學院新校區教學樓、市公共實訓基地開工建設,漯河食品學院三期工程基本竣工,漯河工學院招生規模持續擴大,漯河醫專新校區、一中專新建等項目穩步推進。及時足額增發班主任津貼、教齡津貼和農村教師生活補助,農村教師保障性住房和周轉宿舍啟動建設。財政投入12.6億元,支持基層醫療衛生能力提升和基本醫療補助、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按新標準發放。生殖遺傳中心、心血管治療中心區域輻射力增強,兒童醫療中心和骨科創傷救治中心全面建成,市中心醫院全科醫師培訓基地主體完工,臨潁縣、舞陽縣人民醫院順利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復核,我市成為全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市未成年人心理危機干預平臺建成投用。全市7所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加強手足口、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乙丙類傳染病報告例數較上年下降10.9%。成功舉辦六大體育賽事。沙河調、心意六合拳和舞陽農民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成效明顯。5G網絡建設和應用加快推進。圓滿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建設,推進軍民融合,深化雙擁工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管理,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民族宗教工作進一步加強。工會、共青團、婦女、慈善等事業健康發展。外事、參事、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強化社會治理。制訂《漯河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漯河市散煤污染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文明城市創建氛圍濃厚,文明交通和城市清潔行動常態長效,市民文明意識顯著增強。“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扎實開展。應急救援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市消防救援支隊掛牌成立,連續兩年火災事故“零死亡”。道路交通、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常態化,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持續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八)政府執行力建設進一步加強

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營造學的氛圍、嚴的氛圍、干的氛圍。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推進依法行政,強化審計監督,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程序,著力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政府系統機構改革全面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穩步推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全市“三公”經費支出下降25.3 %。以周為工作節點推動困難協調、問題解決,累計召開三大周例會260次,強化政府系統執行力和落實力。

回顧過去一年,困難和壓力比預想的多,結果和收獲比預期的好。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指標和重點任務圓滿完成,政府全會確定的“跳起來摘桃子”目標完成80%以上,我市新獲得全國主食產業化工程示范市、中國快遞示范城市等2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和試點,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多項重點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四城同建”邁出堅實步伐。這是在市委領導下,全市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攻堅克難、共同拼搏的結果,是駐漯各單位及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大力支持的結果。

邁入新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市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運行帶來嚴重沖擊。面對疫情,全市上下快速響應,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啟動一級響應,果斷采取一系列精準防控措施,迅速組織口罩等防疫物資的生產儲備和米、面、油、菜等群眾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保供。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迅速出臺對沖疫情影響、穩定經濟增長的30條措施,全面落實中央、省各項惠企政策,密集召開三大周例會,全力以赴支持企業復工達產、重點項目復工開工,有序推動中小學校復學復課,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勝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中,全市黨員、干部聞令而動、舍小家顧大家,廣大醫務工作者舍身忘我、不畏犧牲, 47名醫療隊員火線逆行、馳援武漢,疾控人員、公安干警、民兵預備役、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堅守崗位、真誠奉獻,各條戰線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各行各業搶時復工、全力保供,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傳遞溫情,全市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構筑起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奏響了一曲和衷共濟、力同心的時代贊歌。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向醫務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志愿者、新聞工作者,向支援我市疫情防控的國際友城和社會各界人士,向自覺服從疫情防控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斗爭的全市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過去一年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全市人民和廣大建設者,向駐漯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及駐漯各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尤其是這場疫情防控大考,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諸多短板不足、問題挑戰:受疫情沖擊,經濟不確定性和下行壓力加大,一批制造業、服務業企業發展困難加劇,保持經濟平穩增長難度較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比較薄弱,新的經濟增長點還不成規模,穩增長、調結構任務艱巨,財政收支矛盾異常尖銳;衛生、教育、養老、水利、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優質公共服務能力供給不足,應急儲備、應急能力亟待提升;剩余貧困人口因病因殘致貧比例較高,防返貧致貧長效幫扶機制還不健全;污染防治治標措施落實還不到位,治本措施落實步子還不大;食品安全風險、安全生產風險、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問題樓盤等遺留問題可能引發的社會穩定風險依然存在,防范化解壓力較大;對外貿易增速放緩,招引的主導產業類好項目、大項目不多,縣區之間發展不平衡有所擴大;創新發展能力有待提升,建設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難度加大;營商環境方面還有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加快整改;一些政府工作人員的執行力不夠強,服務水平不夠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仍然存在。對此,我們要勇于直面問題,努力加以解決,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實。

二、2020年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贏脫貧攻堅、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要主動適應國內外疫情防控新形勢,既要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又要善于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搶抓國家政策窗口機遇、我省國家戰略疊加機遇、新基建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機遇,在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著力穩住經濟基本盤、兜牢民生底線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產業鏈水平,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千方百計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搶抓機遇、做強優勢、補齊短板,深入落實新時代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進“四城同建”城市發展定位,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和社會大局穩定,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勇爭先,奮力譜寫新時代漯河更加精彩的絢麗篇章。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進出口總值平穩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登記失業率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環境保護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定任務。

工作中,我們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責任,堅持科學、專業、精準要求,動態完善防控策略和舉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做好出院患者隨訪和復查工作,抓好無癥狀感染者精準防控,保障人民健康。在把疫情防控網扎得更密更牢的同時,扎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持續盯重點企業復工達產和產業鏈協同達效、盯精準服務企業和個性問題解決、盯政策落地和銀企對接、盯項目聯審聯批和施工進度、盯項目謀劃和招商引資,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在持續推動“八個高質量發展”上奮勇爭先。

(一)凝神聚力攻難題、破瓶頸,在補齊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上奮勇爭先。把打好三大攻堅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更足。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鼓作氣、乘勢而上,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以產業、就業脫貧為主導,實現產業扶貧和增收措施全覆蓋。抓實政策兜底保障和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金融扶貧、社會扶貧、消費扶貧等工作,確保各項精準幫扶措施落地見效。加強商業保險和社會救助,探索建立重度殘疾人康養中心,破解因病、因殘致貧難題。健全防范返貧致貧機制,及時做好返貧人員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確保貧困群眾和全市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確保完成省定任務。聚焦“三散”污染治理、柴油貨車治理、城鄉揚塵治理、工業企業綠色升級等重點戰役,做好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工作,統籌抓好“雙替代”改造、集中供暖、可燃物禁燒、施工工地“六個百分之百”等重點任務,著力消減大氣污染物排放,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圍繞飲用水水源安全、河流斷面水質達標和黑臭水體消除,深化河長制機制落實,加快污水處理重點工程建設,鞏固水污染防治成效,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完善風險應急預案,強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投融資平臺改革等領域的風險防范,嚴格規范地方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公司經營行為,積極穩妥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持續做好防范、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完善政府債務監控機制,堅決杜絕新增隱性債務,繼續有序化解債務存量。加快政府投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加強困難企業紓困幫扶,增強受疫情影響相對嚴重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和靈活性,化解企業擔保鏈風險,引導企業在可承受范圍內合理借貸。積極穩妥推進問題樓盤和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化解工作。持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牢牢守住食品安全這一事關漯河產業安危和民生保障的底線。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持續不間斷地排查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全力以赴擴需求、穩增長,在增強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支撐上奮勇爭先。堅決落實“六穩”部署,積極擴大消費需求,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聚焦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著力實施總投資超2500億元的400個以上重大項目建設,完成年度投資1000億元以上。著力抓好雙匯倍增工程、煙廠易地技改、利通智慧工廠、食品文化小鎮、鹽文化小鎮等200個產業轉型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沙澧河二期綜合整治、幸福渠城區段生態水系工程等160個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扎實推進職業教育培訓基地、龍湖學校等50個社會事業項目建設;著力抓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5個生態環保項目建設。同時,密切關注和對接國家、省應對疫情影響的一系列擴投資政策,做好項目謀劃和前期工作,重點抓好130個專項債券儲備項目的申報,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里盤子。

不斷激發消費潛力。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從供需兩端發力,支持社會資本增加高品質健康、養老、育幼、體育、文化、旅游服務供給,積極培育信息、時尚、體驗、定制、智能、夜間經濟等新興消費熱點,推動我市食品、鹽化工等優勢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擴大電商、快遞農村覆蓋面,促進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提檔升級。根據疫情形勢,及時精準制定和落實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鼓勵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辦公等新業態快速發展,培育無人零售、無接觸配送、標準化生鮮套餐等新模式。加強消費領域信用建設,規范新生業態、模式的管理和服務,依法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讓消費者放心消費。

積極擴大外貿出口。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立足我市產業優勢,拓展新興市場。引導企業大力開展跨境電商。著力引進生產型外貿企業尤其是加工貿易企業和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大力實施出口品牌戰略,支持更多企業爭創知名品牌、開展產品質量認證、注冊境外商標。加強與沿海地區的產業對接、市場對接,暢通我市優質農產品和深加工產品進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大市場的渠道。

(三)堅定不移調結構、促轉型,在培育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體系上奮勇爭先。圍繞產業生態塑造,加快延鏈補鏈,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持續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三鏈同構”促三次產業融合,打造現代食品產業體系。堅持集群發展、著力延伸產業鏈,重點抓好“六個打通”,推進食品產業與裝備制造、造紙、醫藥、鹽化工、物流、飼料等產業的融合發展;瞄準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招商、抓好企業引進培育、強化項目支撐、全面延鏈補鏈。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升價值鏈,重點抓好研發平臺建設,加強科技創新,推動產學研協作,加快建設食品產業研發創新基地、產學研融合示范區和人才集聚地;大力開展食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推動食品企業圍繞“健康”主題,大力開發藥食同源、增強人體免疫力的綠色健康食品,全年食品產業研發新產品350個以上;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和食品產業標準化體系,落實政府質量激勵機制,全力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堅持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供應鏈,重點圍繞“四優四化”和訂單化種養,支持小麥產業化聯合體建設,著力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優質農產品供應體系。著力培育更多支撐性產業。依托專業園區大力引進一批龍頭企業、特色企業入駐,培育細分領域的完善產業生態,努力使專業園區成為全市工業發展的新亮點和增長點。智能食品裝備產業園要進一步擴大標準化廠房建設規模,啟動食品機械檢測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在抓好首批項目入駐的同時,繼續圍繞產業樹狀圖譜,加強以面制品加工設備、食品包裝設備、零部件配套為重點的定向招商工作液壓科技產業園要建成投用一期、啟動建設二期標準化廠房,推動國泰達鳴精密件、利通智慧工廠、江蘇冠聯新材料項目入駐,力爭天津久鋮、韓國誠一項目簽約入駐。檢驗檢測產業園加快園區建設和現有資源整合,力爭年內有一批獲得中國計量認證的檢驗檢測單位進駐園區。鹽化工產業園要在推動金大地總投資73.2億元的三期項目達產達效的同時,進一步圍繞產業鏈填平補齊和優勢放大,啟動總投資68億元的60萬噸食品級、醫用級、注射級小蘇打等四期項目建設。鼓勵引導中鹽舞陽鹽化在鞏固擴大食用鹽的同時,進一步向醫用級拓展,提升產品附加值。支持永銀、維立特、威森、美迪康等產業鏈項目進一步擴能改造。裝配式建筑產業園要搶抓環保倒逼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市場機遇,完善政策配套,支持遠大住工、德勝天成拓展市場、釋放產能;鴻路建筑工業小鎮單棟14萬平方米廠房建成投用;全力引進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企業香港有利集團等龍頭企業,推動項目建設、工業化生產和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發展,打造有影響力的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生物醫藥產業園要支持裕松源藥業與泰格醫藥戰略合作,加快推進方達醫藥實驗室及中試車間、微康生物300益生菌粉擴能、食品微生物研究院等項目建設。電力裝備產業園要加快整體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永光電力、河南隆源生產制造擴建項目。大數據產業園按照產業園一期總體規劃,全面啟動大數據中心、創新創業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大數據交易中心等主題功能區建設,同步招引一批大數據應用企業先期異地運營。著力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布局和轉移,瞄準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新方向,加快培育醫療設備、智能裝備、人工智能、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新產業新業態,重點抓好中原智慧科技產業園、中潁恒盛新材料等項目建設,加快河南(廣東)精密制造產業園建設,積極引進東莞天一精密機電、廣東立生智能、肇慶匹思通機械等一批核心零部件高新技術項目,著力培育壯大裝備制造新興產業集群。推進建泰科技工業小鎮投產見效,力爭形成10億元產能,著力提升精密制造產業發展層次。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向醫療設備產業轉型發展。著力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落實“三提兩改”重點任務,支持產業集聚區持續開展制造業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推動土地整合和低效資產盤活。加快實施市場化開發運營,支持產業集聚區管理體制創新,力爭納入全省重點園區轉型試點。

推動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實施10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200億元以上。以成功創建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全省商貿物流標準化示范市為契機,高標準推進中國·漯河快遞暨智慧產業園、雙匯物流園、臨港產業園、臨潁綜合物流園等重點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鞏固冷鏈物流優勢。加快傳化公路港、萬邦農產品冷鏈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流通市場建設,完善提升伊諾中原、河南鴻茂、臨潁辣椒產業園等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壯大電商產業規模,加快雙匯電商項目建設,鼓勵平平、豪峰等骨干企業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盡快實現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點全覆蓋。培育壯大研發設計、工程設計、信息咨詢、法律服務、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等產業,支持雙匯財務公司轉型發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大力支持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發展。深入實施服務業“兩區”、專業園區提質升級行動,抓好已建成項目的招商運營。加快綠地中央廣場等重大項目進度。

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質量。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新建高標準農田1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170萬噸以上。加快推進“四優四化”,進一步擴大優質小麥、大豆、花生等種植規模。開展品牌培育行動,力爭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20個。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支持臨潁、舞陽爭創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郾城、源匯、召陵爭創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創建市級園區10個以上、省級園區2個。加大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力度,力爭發展到25個,“五級訂單化”的小麥產業化聯合體力爭達到7家。堅持恢復生產和防控疫病兩手抓,推動生豬產能盡快恢復。加快推進雙匯、新希望的生豬、肉雞養殖和正大集團300萬只蛋雞全產業鏈項目。

(四)千方百計疏梗阻、優服務,在壯大高質量發展的企業群體上奮勇爭先。堅持扶優扶強,幫助企業破瓶頸、拓市場、上項目、壯實力,加快培育結構合理的骨干企業梯隊。

大力培育骨干企業群體。堅持“外引內培”并重,持續推進“小升規”培育工程,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0家以上。抓好“十百千”億級企業及產業集群培育工程,深入實施企業成長促進行動,分行業培育一批骨干企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兼并、聯合、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強。推動細分領域優勢企業做精做優,著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產品,打造“單項冠軍”和“行業小巨人”企業。

深入實施重點企業倍增工程。全力支持雙匯總部基地建設,年內完成工程量的50%以上;加快肉制品車間技術改造,全面實現自動化、信息化,主要工序實現智能化;同步加快智慧冷鏈物流、雙匯電商等一攬子項目進度。支持煙廠易地技改項目,加快標準化廠房、配套設施和設備采購安裝等重點工作,力爭年內主體工程竣工。支持際華3515充分釋放新設備新技術潛力,加速智能工廠建設。全力幫助銀鴿紓困。對平平、金大地、南街村等25家縣區重點倍增工程企業,要逐企落實年度項目建設、“三大改造”、技術創新、生產經營目標,調度各類要素予以重點保障,通過周例會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確保取得階段性成效。

縱深推進以智能制造為引領的“三大改造”。落實每年不低于1億元的企業“三大改造”財政獎補政策,推動200家企業實施年度“三大改造”項目230個以上,完成工業投資280億元以上。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和綠色化改造,爭創省綠色園區。開展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工作,加快5G在重點企業、車間、專業園區推廣,打造5G產業發展應用示范點,著力推動“漯河制造”向“漯河智造”轉型發展

(五)持之以恒打基礎、提品質,在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城鄉格局上奮勇爭先。統籌文明城市創建、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鄉村振興,強化中心城市帶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融合發展。

強化規劃引領。完成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實現“多規合一”,同步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整體謀劃市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深入推進“四城同建”相關規劃編制工作,加快編制十五分鐘生活圈等專項規劃和重要區域、重點地段城市設計工作,強化空間形態管控,塑造特色城市風貌。強化規劃剛性,加強批后監管巡查,著力糾小治早,嚴防出現新的違法建設問題。

推進城市提質。安排中心城區百城建設提質等項目347項,總投資569億元,力爭再完成年度投資150億元以上。持續實施生態水系工程和“四水同治”十大工程,加快推進沙澧河二期綜合整治項目,開工建設澧河段景觀工程,沙河段和沙澧連通新河道景觀工程建成開園。幸福渠交通北路段建成開放。開工建設龍江生態城水系。改造樟江路(南環)、華山路等34條城市道路,打通九龍山路、翠華山路等17條斷頭路。建成白云山路沙河橋、龍江路上跨京廣鐵路立交橋等7項橋梁工程,新開工五臺山路澧河橋等橋梁工程。加快馬灣船閘、軍李樞紐工程、航道工程建設,確保漯河船閘工程竣工。完成會展路、交通北路等一批城市道路綠化提升工程,實施嵩山路等26條市區人行道整修改造,新建改造中銀櫻花園等13個街頭游園,抓好沙澧花園、體育公園等建設。加大沙北、沙南區域集中供熱工程建設力度,新建供熱主管網30公里、新增供熱面積140萬平方米。持續推進五里廟、金山棚戶區等34項棚戶區改造項目。按照國家標準,啟動實施245個老舊小區改造提質項目。全面推進市民之家、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服務工程。加快火車站廣場公交綜合樞紐站等5個公交場站建設。完成雙龍區域雨污分流掃尾工程,持續推進沙北區域雨污分流續建工程。力爭馬溝污水處理廠二期等建成投運。完成澧河取水口上移工程竣工驗收。積極創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積極推進許信高速建設,力爭完成新107國道前期工作,謀劃推動新南環、北環高速(周漯平高速漯河段)等重大交通公路項目。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創建質量,確保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治污、交通秩序治堵、市容衛生治臟、公共服務治差,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加快停車場、停車站點等交通設施建設;繼續實施道路渠化改造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再完成8個路口改造;持續開展城市清潔行動,加強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區域的垃圾死角治理;積極開展城市垃圾分類,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啟動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集中整治亂貼亂畫、亂搭亂建、亂停亂放;大力推進餐飲油煙、“門前三包”等綜合治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建設以信息化為支撐的城市管理機制,全面推進綜合視頻監控體系全覆蓋。

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規劃引領,加快完成村莊布局規劃編制。大力引導和支持返鄉創業,促進人才回歸、技術回鄉、資本回流。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抓好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莊綠化等重點工作,著力建設美麗鄉村。持續推進農村戶廁無害化改造。實現農村危房改造全覆蓋并動態清零。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安全飲水、電網升級改造、鄉村物流、網絡通訊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通村入組工程50公里,創建“美麗農村路”50公里。全面推進森林漯河建設,完成造林4萬畝以上。推進鄉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力爭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行政村達到60%以上。

加快縣城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創建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規范引導特色小城鎮、特色小鎮和中心村發展。堅持以城促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突出城市提品質、產業強支撐兩項任務,加快提升臨潁、舞陽兩個縣城的綜合承載能力。依托產業集聚區、特色商業區,培育各具特色的縣域支柱產業,形成縣域、城區之間比學趕超、競相發展局面。

(六)馳而不息激潛力、添活力,在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上奮勇爭先。堅持改革推動、開放帶動、創新驅動,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改革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體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體系,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全面深化市屬國有非工業企業改革,繼續推進“僵尸企業”處置和企業破產案件涉及的資產處置、職工安置、債權債務化解等后續工作,推動駐漯央企、市縣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面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妥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農業經營方式、農業綜合水價、供銷合作社改革,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持續推動土地綜合利用改革。健全完善土地收儲機制,力爭全年收儲土地3500畝以上,新增土地占補平衡指標3000畝以上,新增城鄉增減掛鉤指標5000畝以上,報批土地8000畝以上。統籌推進各類改革。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增強城投集團、發投集團信用等級和市場競爭力。加快農信社改革,力爭臨潁農商行掛牌運營、市區農信社改制取得突破。做好政府專項債券和企業債券發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深化鹽業體制、醫藥、衛生、教育等各領域改革。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提升招商質量為主線,聚焦主導產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積極對接科研院所、咨詢機構、行業協會、領軍人才等高端資源,突出“一把手”招商、產業鏈招商、駐地招商、專業園區招商、展會招商、“豫商回歸”工程等抓手,健全招商項目預審、重大項目推進、招商引資講評、招商人才保障機制,力爭全年新簽約超10億元重大項目20個以上,食品及相關產業超億元項目30個以上。加強招商項目落地的后續服務和協調、督導工作,完善項目前期手續,推動項目盡快落地,著力提高項目的畝均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鄭州航空港戰略合作。加強與鄭州國際陸港公司及鄭州“中大門”的合作。全力支持漯河海關發展,全力以赴申報保稅物流中心(B型),強化漯河公共保稅倉、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和跨境電商示范園等平臺聯動發展,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利用沙潁河復航工程和漯河港的港口優勢,謀劃建設多式聯運海關監管點。推進冷鏈保稅倉項目申建,加強與中歐班列銜接,支持企業與歐洲企業合作,開展海外倉業務。推動進出口企業利用河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報關報檢,降低企業進出口成本,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辦好第十八屆食博會。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實施規上食品企業研發平臺全覆蓋工程,完善漯河市食品產業公共研發平臺、漯河市休閑食品協同創新中心和河南省休閑食品工程技術中心等公共創新平臺功能。大力引進高水平科研院所,建設一批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深化產學研融合,推動規上企業與國內知名科研機構、高校合作,重點加強與江南大學的多層次深度合作,推進與河南工業大學共建食品機械產業技術協同創新基地,加快建設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和食品產業技術市場。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小升高”培育行動,著力培育、新增一批創新龍頭企業、“瞪羚”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全年新培育國家級、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各10家以上。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建立有效的留人政策,著力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新引進和培育市級以上創新型科技團隊5家以上。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健全科技創新會商制度,繼續推行科技創新券制度,支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眾創空間、孵化器創新發展。深化與商業銀行戰略合作,探索科技貸款風險補償金機制,支持創新企業項目引進、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大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強化專利申請、商標注冊、成果轉化等綜合效應,發揮知識產權在推動創新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七)堅持不懈降成本、提效率,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上奮勇爭先。緊盯群眾和企業實際需求,以更高的標準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不斷提升發展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精準幫扶、不折不扣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治理違規涉企收費,讓企業“輕裝”前行。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經濟支持力度,探索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和風險共擔機制。全面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各項政策,破除招投標等各類隱性壁壘,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推動全市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剩余無爭議賬款全部清欠。精準落實中央、省支持企業復工達產的各項惠企政策和《漯河市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發展穩定經濟增長30條措施》,助力企業穩定達產、質效提升。

強化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進一步明確監管的事項、責任、流程、措施和標準,依照清單強化監管。注重監管有效性,及時跟蹤關注市場主體注冊、運營和注銷情況,把監管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細致。推動日常監管“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深化綜合監管執法改革和“互聯網+監管”改革,優化環保、消防、稅務、市場監管等執法方式,防止選擇性執法、任性執法、多頭重復檢查等現象。加強重點領域監管,特別是對疫苗、藥品、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等涉及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領域,實行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的嚴格監管。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對標國家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和評價辦法,聚焦去年營商環境評價反饋問題和企業關切的辦事流程復雜、耗時過長等問題整改,進一步壓縮建筑許可辦理、繳納稅費、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等事項辦理程序和時間,最大限度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工作方案和考核評價辦法,開展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把評價權力交給服務對象,以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提升、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為評價依據,實行評價結果與年度目標考核績效獎金、評先樹優、領導班子和干部考核“三掛鉤”。

(八)扎扎實實解民憂、惠民生,在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社會基礎上奮勇爭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辦好一批群眾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就業質量。堅持就業優先,落實落細國家、省出臺的支持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各項政策,讓企業得到更多實惠,穩定就業崗位。加大再就業幫扶力度,及時將受疫情影響的人員納入援助范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下崗轉崗職工等就業創業。優化就業服務環境,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完善公共服務功能。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各類學校的防控措施精準落實,確保全市教育教學工作安全有序。持續推進中小學校項目建設,確保在建項目如期完工,全力化解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開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省級示范校創建活動。做大做強“漯河食品”河南職教品牌,實施職教“雙高”工程,持續抓好醫專新校區、食品職業學院、技師學院新校區、一中專項目建設。全面加強公共衛生保障能力,完善疾病預防、醫療救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加大醫療衛生資源投入,加強重點醫療學科、全科醫生隊伍培養、分級診療制度、協同機制等公共衛生軟硬件建設。徹底排查整治公共衛生環境,堅決依法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完善突發重大疫情防控規范和應急救治管理辦法,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加快腦卒中防治中心、呼吸與危重癥中心、腫瘤治療中心建設,加大標準化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力度。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按病種收付費等改革。健全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制度,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再購置200輛純電動公交車,實現全市公交純電動化。積極培育體育市場,創建體育品牌。新建社會足球場地設施60塊。深化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

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民生托底保障力度,兜住基本生活底線,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失業金等各種保險金。繼續提高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保障水平。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做好基本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新開工棚改安置房1800套、基本建成3950套。

優化創新社會治理。持續推進基層政權建設、城鄉社區治理、鄉鎮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創新,完善群眾權益保障機制。健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加強信訪法治化建設,依法依規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妥善調處各類社會矛盾。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增強應急救援的協同性、整體性、專業性;健全完善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從產能保障、調度機制、儲備體系各個環節不斷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實現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儲結合、節約高效。抓好《漯河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法規的貫徹實施。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網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面凈化社會治安環境,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支持駐漯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預備役部隊建設,做好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退役軍人事務、雙擁共建等工作,深度推進軍民融合,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加強統計工作,搞好第次人口普查。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抓好港澳、參事、氣象、援疆等工作。高質量編制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

三、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轉職能、提效能,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確保令行禁止、政令暢通,持續營造學的氛圍、嚴的氛圍、干的氛圍。

(二)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切實將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工作,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完善重大決策公眾參與制度,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專門機關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切實加強審計監督,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堅決做到守信踐諾,不斷增強政府公信力。扎實推進政務公開,構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政府信息公開互動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推進“一窗受理”改革,深化“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市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與各單位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推進政務服務向鄉(鎮)、村(社區)延伸,實現市縣鄉村、線上線下服務全覆蓋。規范運營中介服務超市,提升中介服務規范化水平。進一步優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提高服務企業開辦效率。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深入推進“容缺受理”“區域評價”“多評合一”、政府投資項目聯審制試點,探索實施藥品、醫療器械、食品經營許可證“多證合一”改革。清理修改與改革政策相抵觸的規章制度和規范性文件。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完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

(四)大力弘揚務實重干作風。堅持崇尚實干、力戒空談,持之以恒糾“四風”轉作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腳踏實地把各項安排部署和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弘揚斗爭精神,提升執政能力,主動擔當作為,著力提升周例會效能,抓好各項工作落實,使政府工作更好反映群眾意愿和企業呼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繡花功夫”落實落細每一項民生工程、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千方百計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健全正向激勵、容錯糾錯、澄清關懷三項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五)著力建設廉潔政府。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切實履行好“一崗雙責”,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持續深化“以案促改”,堅決懲治各類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正風肅紀。

各位代表!擔當書寫華章,奮斗贏得未來。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銳意進取,奮力拼搏,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漯河更加精彩的絢麗篇章!

 

編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